护理园地

二级分类:

30年,只做护理一件事——王荣华同志主要事迹

        1988年,我从荆门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荆门市中医医院(原荆门市石化医院〕大内科工作。
       刚参加工作的时候,听见病人喊“王医生”,心里觉得美滋滋的。由于我性格外向、热情、做事干脆果断又细致,十分符合急诊的工作性质,在内科工作两年后我被调入急诊科。我的护理工作生涯也因此掀开新的一页。在急诊科,每天面对的是等待急教、抢救、回天无力的生死离别的场景,不知不觉中我自己也发生了改变,看见别人因失去亲人悲伤自己也跟着流泪,看见血肉模糊的伤口自己的心也丰常地疼。
救可能发生在任何时段,一个电话,无论是谁,无论在哪里,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,无论是身体不适还是家有急事,都要迅速出勤,来不及喘口气,便投入到抢救中。记得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发生多车连撞事故,叫喊声、哭声一片,包扎、止血、建立静脉通道,耳朵里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。“快-快点把受伤的病人抬上救护车!”我一只脚踏上救护车的瞬间司,听到“腿,我的腿”,原来病人的腿被撞飞了一截。为了快速抢教患者的生命,救护车不能等,必须先把病人送到医院。将病人送抵医院后,我立刻返回事故现场寻找残肢,终于在路边的草丛里找到了,我把残肢包扎好后,扛着准备走的时候,此时已经没有车了,我就向在现场工作的交警求援,及时将残肢送到手术室。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,回想起刚刚的举动,不免有些后怕。
      在急诊科工作的十二年,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次抢救,处理了多少次伤口,大家都无怨无梅、默默奉献,这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,每一次抢救都凝聚了大家的智慧、集体的力量,彼此之间坦诚信任,抢救才得以顺利成功。
      年复一年,我从事护理工作己经若干年了,其间积震了很多劳苦、艰辛、抱惩,甚至是白眼、嫌弃、不平等,但也收获了很多肯定、荣誉、温暖、感谢和人生经验。从业务青涩成长为技术骨干,从莽撞、不谙世,成长为一个能平静、正确、温暖处车的人。我常想,我如果不做护士,还能些什么呢?我回答自己的是,我还是愿意做一名护士,因为身为护士我从心底里充满了骄做和满足。忙碌的日子演变成日复一日的平凡,也让我深深懂得这种平凡其实就是一种幸福。
       2007年我调离了自己喜爱的急诊工作岗位,筹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当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,我在中心临时担任护士长,科室主任是外地的,对我们厂矿不熟悉,居民也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是干什么工作的。为了使居民尽快了解国家这利民政策,我们发放健康育资料,被居民兰成“狗皮膏药”扔掉;上门宣教被拒之门外,说是“騙子”;建立健康档案,却收集不到居民的信息。当时的我欲哭无泪,不知道从何入手。回到家里,父到我一脸的疲惫,就帮我出主意。他们找到他们管经带过目前在居委会工作的一位徒弟,拿到了两本居民基本信息。我如获至宝,开始了打电话、家访的“长征”之旅。付出总有回报,通过一年多数据的收集以及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,居民们慢了解了国家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的,主动来社区咨询、看病。
      不知不觉我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了5年,社区卫生压务中心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从年收入只有几万元到现在年收入千万元,我由衷地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欣慰。2013年,我主动提出调离自己辛苦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来到针灸科。此时的医院也发展为三甲中
医院,我又再次踏上了学习中医护理的征程。
      30年的护理工作生涯,没有惊人的壮举,唯有一份执着,让我甘于平凡、乐于奉献,也恰恰是这份执着,成就了我生命的辉煌。

上一篇:荆门市中医医院庆祝2018年 “5·12”国际护士节活动报道
下一篇:用爱心守护这一袭白衣 ——陈立菊同志主要事迹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