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(PICC)的置管技术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,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留置方法。
一般情况下,临床上首选上肢贵要静脉或肱静脉,若患者情况特殊,无法在上肢静脉置管,则选择下肢静脉进行PICC置管。
病例资料
患者代某某,男,62岁,因多发性骨髓瘤入住到肿瘤血液病科一病区。患者既往有慢性肾衰竭病史,需要长期进行透析治疗,患者的右锁骨下留置有透析导管。因患者情况特殊,上肢静脉及颈内静脉置管受限,为保证患者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,经多学科讨论综合评估,获得患者本人同意后决定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。
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技术要求较高,PICC专科小组经过全面评估,由技术娴熟,具有丰富PICC置管经验的隗明芝老师进行穿刺置管。置管过程顺利,置入长度52cm,外露4cm,局部渗血少。
经验体会
1、穿刺点选择
PICC置管首选上肢静脉,当上肢静脉穿刺受限,如上腔静脉综合征、上肢高度水肿、上肢血管畸形、上肢肌张力高等患者也可选择下肢静脉置管。
下肢静脉置管穿刺点一般选择大腿中上段,此处位置固定,血管走向直,穿刺成功率高。且避开了腹股沟皮肤褶皱处及大腿的弯曲活动,带管期间患者的活动不受限制,导管易于固定、维护,提高了舒适度,与腹股沟置入导管相比降低了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。
2、腿围测量
以髌骨上缘上10cm和髌骨下缘下10cm作为测量腿围的标记,测量双侧腿围并做好记录。
3、导管置入长度测量
取平卧位,下肢略弯曲外展,使用超声机确定预穿刺点。
测量体外长度即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腹股沟中点,再到脐部再到剑突下连线总距离为导管预置长度。
4、穿刺过程注意
由于大腿肌肉相对肥厚,且股静脉一般位于皮下1.5~3.5cm,而常用的4F导管插管鞘相对较短小,容易脱出血管,从而导致送管失败。因此,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宜选择大一号的插管鞘,提高置管成功率。
5、尖端位置
经下肢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,导管尖端最终到达下腔静脉。因下腔静脉通过膈肌腔静脉裂空(约平第8胸椎)向上汇入右心房,而膈肌上端至右心房平均长度为1.8cm,剑突上端结合胸骨体处解剖平第9胸椎,因此下肢置管时体表可以通过剑突骨性标志定位,导管尖端位于第8胸椎至第9胸椎之间为理想位置。避免进入右心房。
经下肢股静脉置入PICC,为患者开辟了新的生命通道。
肿瘤血液病科
荆门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系荆门市级肿瘤专业临床重点专科,省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,湖北省中南医院血液科联盟成员单位,设有两个住院病区及肿瘤放疗中心,长期与北京广安门医院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、同济医院、协和医院及湖北省肿瘤医院开展技术合作。科室开放床位80张,医护技团队40人,医师团队中高级职称8人,中级职称3人,硕士研究生5人。
科室开设妇科肿瘤、血液肿瘤、中医肿瘤、微创肿瘤及肿瘤精准放疗等五个亚专科专业。科室继承及发扬国医大师“扶正治癌”理念,坚持中医辩证和辨病相结合的诊断思路,结合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免疫靶向、微创介入,形成中西医融合的综合治疗方案,并发挥中医药特色疗法的优势,开展穴位敷贴、中药涂擦、揿针、艾灸、中医熏蒸、中药封包、八段锦等多种非药物治疗方式,从调节患者整体机能和局部病灶控制二个方面,根据不同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、规范化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,取得了明显的疗效。科室团队在荆门地区能唯一开展妇科三维后装图像引导放疗及碘125粒子植入的技术,并达到省、市领先水平。科室开设中医肿瘤经典病房,实施肿瘤绿色治疗,创新中医肿瘤方法,最大限度提高生存质量。
科室拥有国际先进的瑞典医科达高性能直线加速器、三维后装治疗机、大型热疗机及全身三维立体适形放疗系统、逆向调强放疗及图像引导系统、全自动流式细胞仪、碘125粒子植入系统等高、精、尖设备。科室能开展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、放疗(包括三维适形、高精度图像引导调强放疗、妇科三维腔内放疗)、介入治疗、肿瘤粒子植入、热疗、血液肿瘤、中医肿瘤及肿瘤外治、PICC置管技术等。
科室秉承“专业精治,暖馨服务,中西合璧,“瘤”无踪迹。”的宗旨,为广大肿瘤及血液患者提供优质、舒心服务。
[科室电话]
0724-2278152(一病区)
0724 -2278168(二病区)
[科室位置]
一号楼住院5楼(一病区)
一号楼住院楼4楼(二病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