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荆”日科普丨警惕!你每天入口的东西,可能藏着一类致癌物!当心你正在被感染...-健康科普-荆门市中医医院 荆门市石化医院
“荆”日科普丨警惕!你每天入口的东西,可能藏着一类致癌物!当心你正在被感染...
发布时间:2025-06-28 浏览:19

警惕!你天天入口的“伙伴”

可能正潜伏着一级致癌物!!

筷子发霉,绝不仅仅是“脏”那么简单

“筷子换一换,胃癌少一半” 

 近期这条引发热议的热搜

绝非危言耸听!

节俭有时是美德,但用错了地方

可能让健康付出代价...

筷子换一换胃癌少一半

作为每日饮食必不可少的餐具,筷子为何会与胃癌产生关联?作为天天使用的进食工具,筷子的安全至关重要。很多人都清楚牙刷、毛巾等日用品需要定期更换,但对于筷子的更换周期却缺乏认知,不少人一双筷子能用好几年。大家普遍觉得,只要筷子没损坏就没必要更换,可实际上,筷子同样需要定期更换!

PART.1【一级致癌物藏匿】发霉筷:胃癌的“沉默帮凶”

上海消保委曾对 2000 户家庭的筷子做过检测,结果让人触目惊心:使用超过6个月的筷子,表面霉菌和细菌数量比新筷子多出 30% 以上!

试想一家人围桌吃饭时,这些沾着病菌的筷子来回夹菜,简直成了 “病从口入” 的直接通道!

更要警惕的是竹木筷子的材质特性——天然纤维结构就像海绵,特别容易吸附水分和食物残渣。尤其是梅雨季,空气湿度一升高,黄曲霉菌这类 “健康杀手” 就会在筷子表面及细微裂缝里疯狂滋生繁殖。

它们产生的黄曲霉毒素,早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—— 其毒性比氰化钾还要强10倍!这种毒素不仅是诱发肝癌的“头号杀手”,对胃癌的发生也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普通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对黄曲霉毒素几乎无效。实验表明,该毒素在280℃以上高温才能分解,而家庭煮沸消毒通常不超过100℃。

因此一旦筷子出现霉斑,特别是黑色的霉点,哪怕用热水烫过,该有的致癌风险一点没少。

PART.2【立即行动】筷子出现这3种迹象,必须马上丢弃!

首先,要留意筷子表面是否出现非竹木本色的斑点,尤其是霉斑。竹制和木制筷子天生就是霉斑的 “温床”—— 只要环境不够干燥、材质湿度达到一定程度,霉斑短短一天就能长出来。要是筷子上出现了非原本颜色的斑点,说明它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,千万别再接着用了!

其次,如果筷子有些潮湿,或者出现弯曲、变形、表面破损等情况,则表示筷子已受潮或搁置时间太长,不可继续使用。

另外,如果筷子闻起来有明显的酸味,表示筷子受潮霉变,或搁置时间太长已经受污染,也不能再继续使用。

超市货架上的筷子种类繁多:纯竹筷、彩漆筷、象牙筷、银质筷,还有单双装、成捆装…… 到底该怎么挑,才能选到合适的筷子呢?

首先,涂彩漆的筷子坚决别买!这类筷子的涂料中含有重金属铅和有机溶剂苯等致癌物质,而且随着日常使用磨损,涂料一旦脱落,就会跟着食物进入人体,严重威胁健康。尤其要注意,有些家庭喜欢给孩子用颜色鲜艳的彩漆筷,但孩子对铅、苯等物质的耐受力更弱,必须杜绝使用。

其次,不建议买一次性筷子。市面上的一次性筷子大多用硫磺漂白,经常使用会损害身体健康,且不符合环保要求。

最后,建议购买木制筷子、不锈钢筷子和陶瓷筷子,在购买木制的筷子时,建议购买原木、本色的筷子。不锈钢筷子要选择食品级材质的不锈钢筷子,如304不锈钢。陶瓷筷最好选纯白色、无图案的陶瓷筷子。

俗话说 “病从口入”,筷子的清洁同样不容忽视。如今大多数家庭用的都是木质或竹制筷子,但很多人洗筷子时太 “粗放”: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,哗啦哗啦搓几下,往筷子筒里一插就完事。可实际上,这样洗出来的筷子很可能没洗干净!

正确清洗筷子的方法:

01把筷子用洗洁精浸泡几分钟,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,放入消毒碗柜中消毒、烘干,或者将筷子在开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,并沥干水,切勿选择强酸强碱洗涤剂。

02尽量减少筷子磕碰留下磨损和凹坑,防止食物残渣、油脂、洗涤剂残留,甚至细菌滋生。

03镂空的筷子盒更利于干燥,下面要有出水孔,筷子要头朝上。筷子盒不要放太多餐具,多余的餐具晾干后收进橱柜。

04定期清理筷子盒,否则底部容易长霉。

05新买的筷子要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,再用洗洁精来洗,最后放到锅里,用沸水煮半小时。竹筷子要仔细刮掉细刺,如有异味,可用醋泡半小时或用茶水煮半小时。

06有条件的家庭中,筷子应该做到专人专用,防止细菌和疾病交叉感染。

筷子定期换,霉变及时扔
身体才能少 “遭罪”!